虚数灵境爱好者乐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3|回复: 0
收起左侧

黄山美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5 22: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山的美食属于徽州菜系。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发祥于南宋,起源于歙县(古徽州府),以烹制山珍野味而显其特色。徽菜在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熘,讲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以滋润肠胃和肌肤;重色,以增强审美效果,达到“色、香、味”统一的效果。黄山的美食实在太多,如臭鳜鱼、毛豆腐、石蛙、徽州东坡肉、清蒸火腿、黄山小河鱼、黄山一蕨、石耳炖土鸡等,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个最具特色的菜。
      徽州臭鳜鱼:在安徽,臭鳜鱼又叫“桶鲜鱼”或“腌鲜”,们这有句话这样说的:没吃臭桂鱼,等于未尝徽州菜。所以等你来了黄山也一定要点一条臭鳜鱼尝尝。
      徽州毛豆腐:也叫霉豆腐,徽州地区汉族传统名菜,是一种表面长有寸许白色茸毛的霉制品。主要做法是将豆腐切成块状,进行发酵的过程,使之长出寸许白毛,然后用油煎成两面略焦,再红烧。久居外地的徽州人,一说到毛豆腐,就会激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黄山双石:这里的双石指的是黄山岩壁上的石耳(一种菌类,似木耳)和黄山小溪里的石蛙。两者皆为山珍,成菜清淡,开胃宜人,原汁鲜香浓鲜,有滋补强身养颜之功。下石鸡用调料调味,猛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熟,加入石耳,起锅装入水盅内即可。
      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是徽州汉族传统名吃,盛行于徽州地区及周边部分地区。以上等精面粉、净肥膘肉、梅干莱、芝麻、精盐、菜油等手工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 余道工序制成,其烘烤系在特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焙烤,前后在数小时而成。因经木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其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叶氏词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传统的黄山烧饼是经过木炭烘烤而成,现在随着销量的增长和先进机器的采购。黄山烧饼现在大多使用烤箱等机器制成,再采用密封技术,方便销售和外带。常温下保质期为15到30天。
        黄山烧饼牌子有很多,给大家介绍两个:
        “救驾烧饼”: 相传1357年,朱元璋驻军歙南覆船山。朱元璋以这里为根据地(吴晗著作【浙西明教大明太祖的宝库】)秘密发展明教徒为圣战士,完成他霸业的坚实基础,而这烧饼就是这块深山圣地明将徒素食中的一个产品,适合行军打仗作为干粮。朱元璋当时也只能吃这样的食品,他本身也是农民出身,吃起来满口生香。称帝后,没忘这圣地的这么个天物,护国救驾有功,就册封为救驾烧饼。

       “皇印烧饼”:相传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由清代著名“两淮八大总商”之首,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州人江春承办一切供应,筹划张罗接待,即所谓“江春大接驾”。“江春大接驾”的第一道茶品是由江春的徽州班底构成的家厨团队根据他的精心设计并集体开发研制的烧饼,其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马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名“皇印烧饼” ,寓意乾隆对该烧饼的喜爱程度堪比随身皇印,予之以最崇高的褒赏。
       徽墨酥:徽州地区汉族名点,因“文房四宝”之一的“徽墨”特产而被称作“中国徽墨之乡”。同时,古徽州又是黄山毛峰等中国名茶的故乡。作为“徽墨之乡”、“名茶之乡”的茶点,徽墨酥的外形酷似徽墨,6厘米长4厘米宽1厘米厚,造型是一般徽墨墨锭的标准尺寸,酥体从外到内乌黑油亮,芳香四溢。品尝时的口感享受难以言表:油酥柔韧,不待咀嚼先自融化生津,唇齿留香,清幽雅淡;甜而不腻,让人觉得甘甜适中,大有“添一分就腻味减一分则乏味”之美感。
         笋干、笋衣:笋干、笋衣以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切根取笋肉和笋衣修整---高温蒸煮---清水浸漂---榨压成形处理---烘干---整形等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它也是黄山众多徽菜的基本食材之一,以它为代表的徽菜有:笋干红烧肉、笋干老鸭煲、腊味笋衣干锅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5-5-29 07:20 , Processed in 1.1406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