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财经】6 月 17 日,连锁咖啡品牌 Manner 一门店内,有顾客与店员产生争执,顾客称要投诉该店员,随后店员情绪失控,将咖啡粉泼向该顾客并大喊,“你投诉呀”。6 月 20 日,Manner 品牌方工作人员回应表示,“总部昨晚才知道这件事,一定会严肃处理。涉事的女孩现已被辞退,目前正在和团队联系中。” 这一事件引发讨论的同时,也带来人们对 Manner 咖啡师的工作情况的关注。实际上,在社交平台上现已有许多关于 Manner 咖啡师工作强度的抱怨。同时,也有顾客反映附近 Manner 门店的咖啡师变少了,甚至高峰期出现“一员一店”的情况,出餐效率极低。
一位在华东地区的 Manner 咖啡师向界面新闻透露,“现在,Manner 会按照门店业绩分配人手,日营业额 5000 元以下的,一个店只派一个人,日营业额在 6000 元及以上的才会派两个人。”若以一家 Manner 门店仅有一位咖啡师的情况为例,如果该店能够完成日营业额的上限目标 5000 元,那么以 Manner 单杯价格在 15 元左右计算,该店一个员工一天最多要做 333 杯咖啡。这位咖啡师还需要同时承担理货、制作咖啡、点单、清洗等全部工作。 此外,Manner 为咖啡师规定的上班时间通常是早上 7:00 至晚上 10:00。由此粗略计算,一杯咖啡的制作时间平均需要 2.7 分钟——在工作中间丝毫不停歇的情况下。不过,在营业时间之外,Manner 后台小程序并不会关闭。也就是说,如果顾客在非营业时间下单,Manner 的咖啡师甚至能在早上一开门就看到堆到地上的订单。 “如果中午吃饭的时候有单子来,就需要先处理单子而不吃饭。”上述咖啡师说。横向对比同行,星巴克、瑞幸、M Stand 等连锁咖啡门店内,店员总数通常在 3-4 名,且相对来说有较明确的分工,比如店长负责统筹管理,店员分别负责点货、清洗与点单等等。
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之下,咖啡师还要避免被顾客投诉。“总部对客诉的处理方式令员工承压。”该咖啡师向界面新闻透露,Manner 对顾客投诉的第一处理方式就是直接退单,造成投诉的员工会被总部“开单子”,规定称,累计够三张单子就会被辞退。 Manner 此次风波以及关于其工作强度的讨论,也折射出咖啡行业整体都面临的困境。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告诉界面新闻,Manner 实际上是延续了它自街边小店起家以来就采用的模式,即门店面积小,人员也少。而类比星巴克的话,后者由于门店通常更大,因此常规情况下员工数也更多。早期的时候,Manner 员工的薪资水平在行业内也是相对较高的。
但 Manner 所处的中国咖啡行业环境已经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竞争高度白热化,伴随着低价战,想要活下来的企业普遍面临毛利率极度压缩、成本高企的问题,过去一年的各家财报清晰说明这一点。 2023 年四季度,瑞幸自营门店的营业利润为 6.9 亿元,门店层面的经营利润率为 13.5%,而 2022 年同期这一指标为 21.6%。瑞幸财报中对此表示,受到季节性、万店同庆优惠活动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但符合公司预期。 星巴克方面,中国市场所在的国际业务在 2024 财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率为 13.3%,低于去年同期的 17%,主要原因系促销活动、店内员工工资和福利的增量投资以及销售组合转变,但某些市场定价部分抵消了这些影响。 这就导致行业内需要在成本压力下进一步降本增效,比如借助数字化手段运营门店。但中国的咖啡行业遇到的一个矛盾是,品牌们还需要通过疯狂扩张规模来杀出重围。 也就是说,员工身上所背负的工作量实际在指数级上升。具体到 Manner 而言,它的差异化一定程度上在于坚持使用半自动咖啡机,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Manner 的员工相比瑞幸等用全自动机器的品牌来说,工作量会更重。 而去年以来的 Manner 已经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去年 10 月它开出第 1000 家门店,同时宣告出 2000 家店的目标——与成立最初 3 年仅在上海开出 3 家店相比,Manner 的速度翻倍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