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超市里的鸡蛋,大多数是穿着概念外衣的“马甲蛋”。这些蛋实际上与传统销售的“普通蛋”毫无区别,但穿上诸如此类的“环保原生”外衣之后,俨然就成为蛋中贵族,身价攀升。于是,超市中的售蛋潮流,便是给鸡蛋贴上种种标签,愚弄消费者。 环保、绿色等概念,竟成为蛋市中的“剃刀门楣”,还真有些令人意外,不过,这至少说明目前消费市场特别是农副产品市场的不成熟。联想开去,蛋类如此,肉类又何尝不是?给鸡蛋贴上标签,是这两年兴起的,对于绿色原生态环保产品需求的消费欲望,也是这两年才被刺激起来的,商家利用这种心理大发其财,是吃透了社会需求。而之所以有如此的利用空间,则是因为农副产品监管机制上有着长期的缺陷。所以说,“马甲蛋”能大行其道,与社会环境、消费心理、市场体制等等因素,都息息相关。当然,商家逐利的本性是其根本的动力和冲动。 事实上,一只鸡蛋被贴上标签之后,就能够卖贵三四倍甚至十倍的价钱,固然是非理性的市场行为。但是,公众的常识之缺乏,也令人慨叹。众所周知,现在的养殖业,都是大规模工业化的。而真正用所谓的绿色或者原生态的方式来饲养,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下,是很难实现的。所谓的土鸡蛋,如果真正是“走地鸡”,要多大的山头,多少的鸡只产蛋,才可以维系庞大的市场供应。此外,从营养学看来,初生蛋和非初生蛋的差别究竟能够大到怎样程度,很值得怀疑,起码初生蛋就比非初生蛋体量小,那么,初生蛋的营养“蓄能”真的能够大于非初生蛋吗?说句笑话,超市里的种种“概念蛋”,其实不是在卖鸡蛋,而是在“卖心理”、“卖空想”。 规范的市场,除了品牌商标与合法认证的称谓以及产地之外,其他一切附加的非规范的产品命名,都不应该被允许。从鸡蛋的认证来说,就是规范的三个认证(无机、绿色、无公害),也只能大概地描述生产流程,并不能说明鸡蛋的营养价值本身。有关部门,只能对生产环境做出认证,但这种认证,其实与鸡蛋本身的关系不大,反倒是对生产的模式,有所描述。目前“马甲蛋”的泛滥,已经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带来极大的伤害。要拨乱反正,只有坚决规范产品的销售称谓,才有可能彻底扭转这种“超市歪风”。而在成熟市场里,对商品的装饰性引导性描述,都是严格规定慎用的,因为,这种为商品披马甲贴标签的方法,只要有一点不实,就有可能引起消费者的误判,从而引发昂贵的消费索赔,严重的还有可能被法庭判定为欺诈。既然我们市场中的鸡蛋披“马甲”的做法,已被证明是牟取暴利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那么,为什么不坚决取缔而还消费者一个干净的消费环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