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 创始人:北宋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 菜品特色: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 相关记载: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东坡肉的最早发源地,是湖北黄冈。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 宋代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来,1085年苏东坡从黄州复出,经常州、登州任上返回都城开封,在朝廷里任职,没过多久,受排挤,1089年要求调往杭州任太守,这才将黄州烧肉的经验发展成东坡肉这道菜肴。作为汉族佳肴,后流行于江浙。 东坡肉据考是为纪念东坡所做,并不是苏东坡本人所创制。 其他以东坡命名的美食延伸还有:东坡鱼和东坡肘子。 东坡鱼:就是清蒸五柳鱼,相传是有一回苏东坡正要品尝西湖鲜鱼时好友佛印来访,两人不免又有一番精彩的对话,最后佛印笑说:「这条『五柳鱼』算给你『钓』到了,不如叫『东坡鱼』算了。」从此以后,人们把「五柳鱼」又叫「东坡鱼」,而且这道西湖名菜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流传到今天。 东坡肘子:肘子就是蹄膀,据说是苏东坡被贬到岭南后,为抒发抑郁心情,便专心研究烹饪,这便是其中一道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