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8|回复: 0

三个美国人在非洲卖鞋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8 08: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鞋商一天把他的两个销售人员叫来吩咐说:“给你们个任务,谁能完成,

我将会给他丰厚的回报,你们谁去把鞋卖到非洲去?”甲说:老板你这不是难为人吗,

怎么可能把鞋卖给非洲人呢,那里的人跟本就不穿鞋的。”

乙说:“老板,我去!多好的机会啊,多大的市场啊,要是非洲人民知道穿鞋的好处,

天哪得有多少人得买我的鞋啊。”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结果?

最大 的问题就是看事物的角度和高度的不同而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力的不同

就如同我们的生活有人觉得痛苦,有人觉得快乐!痛苦和快乐其实并不真实存在。

它只是产生在每个人的认知中,是对结果执着的产物,

同一件事有的人认为是苦,有的人认为是乐,那是由于他们的认知不同,

改 变 你 的 认 知 你 将 决 定 苦、乐!



美国有一个很大的鞋厂,但由于国内市场已经饱合,如何在海外开辟鞋市场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天,鞋厂老板找来营销总管,指示他们派出两批市场调查组到非洲寻找市场。
    去后不久,两个市场调查组都发来传真、电话。甲组说:“这里没有穿鞋的,即使生产出鞋来,在这里也会卖不出去还是赶快给我们寄来返美机票打道回府!”
    而另一调查组乙组却与甲组结论完全相反。乙组十分兴奋地告诉老板:这里人人没有鞋穿,鞋子市场很大,急待我们开始。请汇款5万元,我们在这里提出筹建工厂,设计适合当地土著人穿的鞋。
    老板对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作了比较,深信乙组是对的。于是做出在非洲建厂的决策,结果这个鞋厂在非洲的营业额大幅增长。
  
  故事的哲理
    所谓“机遇”和“粪土”,全看我们是不是能用“光明思维”去看待,从表面的沙漠中看到地下的油田。
    另一方面,作为老板,在关键决策问题上,为慎重起见,要通过双向渠道决策,万万不可偏听偏信。最好通过对立意见争辩论证,再作定夺。


我们都曾听说过到非洲卖小鞋子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成为20多年来大学、企业界经常讨论的案例,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一个简单易懂但颇有讨论意义的案例。故事的概要如下:
    因为要拓展非洲市场,亚洲某鞋子制造厂委派两位行销人员到非洲考察。甲君在非洲呆了几天,举目所见都是赤脚的非洲人。他颇为颓丧,原因是没有人穿鞋,意味著没有市场。于是他便向总公司汇报有关情况,同时订购机票回国。而乙君到了非洲视察之后,发现大家都没有穿鞋子,市场潜能非常可观。他连夜致电总公司,催促加速生产,以应付未来的需求。
    甲乙两君同样考察非洲市场,却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讯息。乙君以乐观的心境看到希望,在第一时间催促加速生产,以供应非洲市场。然而,业绩却一败涂地!
    原因何在?
    原来,非洲人世代以来都是赤脚的,他们没有穿鞋的习惯,也不懂得穿鞋,鞋子无法激起他们的感动;再加上长期赤脚的结果,脚趾左右张开,一般中国或亚洲设计的鞋子,都不符合他们的需求。乙君对市场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最终还是一事无成,有人形容有热情,没水平。
    于是,非洲卖鞋子的个案出现第三个版本。这个最新版本着重于调查研究和强劲的执行力,并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和生活习惯。为了使鞋子能够在非洲畅销热卖,丙君进行深入的研发,掌握非洲人的脚型,量脚订制,让他们穿起鞋来感到舒适。
    另一方面,丙君也非常重视行销策略,并执行到位。他选择非洲人的重要节庆,在入潮汹涌的广场竖立一大塑像,采用一块大布将竖像掩盖著,以保持神秘感。等到节庆开幕的那一天丙君邀请非洲名入主持揭幕礼。当司仪带动高喊:三、二、一,人群中爆发“哗”的惊叹。非洲人看到自己敬佩的领袖穿着奇特鞋子;另有穿著美丽鞋子翩翩起舞的舞蹈呈献。穿鞋子于是变成非常时髦,大家有样学样,千万双鞋子很快便被抢购一空。
    以上案例虽属虚构,但对我们却有一定的启发。甲君悲观消极,缺乏市场洞察力,被表面现象所蒙蔽,结果入宝山而空手归。我们身旁或许有不少类似甲君的例子。乙君乐观进取,阳光心态让他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情况,做出独特的判断,看准庞大市场,主动创造机会,捷足先登,无奈没有掌握市场策略,结果功亏一箦。丙君吸取他人的经验,在调研和执行力方面下足功夫,结果生意滔滔,财源滚滚。
    上述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
    消极悲观者丧失良机。
    积极乐观者创造机会。光明心态,用对方法并执行到位者永远领航。
    切记:
    找理由者,注定失败。
    找工作者,一定成功。

  
管理很多时候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尤其当作为一种手段的时候。两个比较经典的故事一直在激励着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时刻充满激情。一个是卖鞋子的故事,另一个是卖梳子的故事。一头一尾,颇有代表性。

    卖鞋子的故事。

    两个推销鞋子的推销员,来到非洲。结果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的。其中一个叫苦连天,这么个地方怎么会卖得出鞋子呢?于是打包回去了。另一个却喜出望外,他喜出望外,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啊。如果所有的人都穿鞋子,那么我的市场该有多大啊。

    这是一个多么诱惑人的故事啊,很多老板用来激励年轻的属下,当遇到困难时,老板便把这个故事掏出来让大家看,并说,你看人家,要学人家的精神,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想到市场有多么的啊,不要只看到困难。尤其是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这种故事简直比紧箍咒还令人讨厌。

    另外一个异曲同工,也颇受管理者欢迎,就是梳子的故事。我们选择其中一个版本。我们也简要大概的回顾一下。

    三个人要买梳子给和尚。一个人苦口婆心的用了全身力气,结果被赶出了庙门。第二个人心理比较灵巧,对和尚说,您看那烧香的人们来到山庙之后,头发都被风吹乱了,用梳子给他们梳梳头,对佛祖是种尊敬。于是买掉了几把梳子。第三个,点子比较多,对和尚说,香客们都很虔诚,您用把梳子当成礼品送给他们,让他们梳头的时候就感觉到佛祖的存在,那么他们一定会感激庙宇的。于是第三个卖掉了大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1-16 14:35 , Processed in 1.0986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