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转基因问题一直是中国最具有争议的话题之一,社会各方均有不同的声音。2014年,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自费赴美拍摄,耗资百万的转基因纪录片问世,纪录片发布后,点击量迅速超过百万,并引发较大争议,将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又推到了风口浪尖。
支持者认为这种实地求证的精神值得推崇,并认为该片揭露了美国在转基因问题上存在的分歧和争议,让中国消费者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而反对者则质疑片中采访对象的资格,并认为片中的部分实验和结论不严谨,带有倾向性,误导了读者。 转基因本身是一项新技术,无谓好坏,现在的标准也相对成熟,但是各国依旧严格控制。国人之所以“反转”是因为他们除了被告知“转基因是安全”的结论之外,其他信息几乎一无所知。这也让“反转”人士担心,在有关转基因的推广中有没有暗藏商业利益?推广新产品,最起码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尤其是在面对质疑时,我们必须学会“与反对者同行”。 “反转战士”崔永元曾经在“转基因与国家安全研讨会”上提出,“农业部关于国内转基因作物种植种类和地区分布应精确公开,进口的转基因食品除公布种类和数量外,还应公布批准人员名单和就职岗位,应公布国内重复实验数据和实验程序。应允许第三方和相关部门同时进行实验和公布数据。”其实,退一万步来看,公开公众要求的信息,回应反转人士的质疑,这也是为转基因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必须。 只有充分获知信息,才可能打消公众的疑虑。而且,从权利层面来讲,作为转基因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公众也完全有权利知道转基因产品获得安全证书的审评和决策过程,以及和安全评价相关的信息——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商、环境和健康评估报告等。 人们到底会不会选择转基因食品,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对于转基因,政府部门到底讲了多少,讲清楚了没有”。市场决定着转基因食品的前景,而信息是否公开透明,又决定着市场的培育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