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1|回复: 0

科创板--为什么放开定价管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3 14: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放开 IPO 定价管制是此次改革的既定内容之一。在改革《实施意见》中有明确表述:“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对新股发行定价不设限制。”这说明,此次改革对于放开定价管制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A 股历史上有若干次放开 IPO 定价管制的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2009 年 6 月新股发行改革放开了定价管制。这次持续了 3 年多的实践,最终因二级市场持续低迷、舆论指责新股发行速度过快导致股指下跌,没能继续下去,先是 2012 年新股发行定价有条件管制的老措施被重新拾起,此后于 2014 年重回发行市盈率管制的老路。发行市盈率控制在 23 倍,一时解决了新股发行定价过高的问题,但系统性的成本也极其高昂。所有公司均以类似的估值 IPO,带来了至少以下问题:一是价格信号缺失,类如黄金和黑铁同价,使得市场主体短期内无法为好公司“投票”和“称重”,不管公司的个体差异多大、质地优劣与否,从市场拿到的价格(估值)一概相同,配置给黄金的资源少了,配置给黑铁的资源多了,这就弱化了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二是风险偏好扭曲,一级市场彻底演变为无风险市场,大量市场主体以“买彩票”的心态申购新股,并在新股上市后的连续涨停中演绎泡沫,恶化了供求关系。
      这导致一级市场越来越不关心企业基本面,二级市场上市初期则几乎全部经历脱离基本面的连续炒作,新股发售和新股上市越来越成为投机博傻的过程。三是市场主体能力退化,投资者不能有效区分企业质地,发行人没有动力争取更好的价格,中介机构和询价对象的价值发现、风险定价能力严重萎缩。
      从事后看,一个有效的市场,应该通过充分的博弈,通过赚钱的奖励和亏损的惩罚,为好企业配置更多资源,为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找到栖身之所,让不同的主体各安其位,从而在发挥市场效率的基础上,更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在价格信号缺失、风险偏好扭曲、主体能力退化的条件下,这个目的很难达到。
      实践说明,通过发行市盈率管制的方法,孤立地解决新股发行定价“三高”问题,整个市场的效率会降低,能力会下降,经济和市场总体付出的代价会更大——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相比“三高”所体现的成本而言,管制发行价格的成本明显更高。这就是此次改革要针对的重要问题
之一。
      所以,此次改革将“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作为明确的改革措施,体现了准确的问题导向,是为经济和市场谋出路、谋发展的重要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11-15 19:37 , Processed in 1.0908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